
發布日期: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中午 12:11p.m
資料來源:星洲日報第07版
吉打佛學院主席林心元居士(前排右六),吉打佛學院會務顧問黎建榮居士(千排左七)及全體理事和佛友們在新會所地段與南傳法師合影。
釋開揚法師為戒子舉行剃度儀式。

通過供僧手中紅包,老婦祈求國泰民安、闔府安康。

步行托鉢逾三個小時,出家人汗流浹背卻法喜充滿。
頂住艷陽走了二小時,小出家人趕緊喝口清水來消暑。
近200名長期及短期出家人途經韓江中學,接受路人供僧。

一大籃的紅包,轉捐給需要的弱勢群體,為他們帶來些許的協助。

大批民眾守在打槍埔組屋前虔誠供僧。
上圖:不分種族與宗教,友族摩托車騎士“讓路”給進行慈善托鉢的出家人。
即使行動不便,我也要親自供僧。

大人小孩虔誠供僧,通過慈善托鉢累計功德種福田。
來自威省的佛教會信徒一早就守在佛學院前,把花費了二日包裝的日程必需品供僧給出家人。
許多信徒及民眾帶著孩子進行供僧,以讓孩子耳濡目染,明了慈善的必需與重要性。

每一個供品度代表著每個善信的歡喜心。

急著想回家的丁國耀和媽媽黃麗美。
近200名出家人緩緩步相極樂寺,汗流浹背之餘也法喜充滿。

特從中國搭機前來短期出家的徐繼穩。

陳公明不覺得托鉢路途辛苦,反而起了極大的歡喜心。

來自台北的林振義一臉虔誠,冀望心誼法師身體健康。

年僅10歲的小女孩謝葛藍特地向學校請假10天,飛到檳城參與落髮短期出家。

出家人沿途接受信徒的供僧,把供品轉捐予教育及慈善機構。
左為黃亞茵代表移交1000元予病黎陳樹興(左二)親領,右為佛友劉炳勝代表移交1200元予腎友高炳權,由其太太李賽鳳(右二)代領,中為盧亞嬌見証。
峨占霹靂佛教會許惠玲老師(右)代表移交醫費予王定昌(左)慶領,中為何錦萍見証。

江賜寶(右)頒幸運抽獎予義工。


( 左起)慧音社琵琶手周奕妏及蔡知恒合奏殺氣騰騰的十面埋伏。
北海佛教居士林眾理事配合創立29週年進行慶生儀式。

華文班及英文班畢業生代表從邱吉壽(右)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由吳秀琨陪同見證。
釋繼興(中)頒發終身服務獎予前任校長曾天耕(右),由方綏絨(左)陪同。
左起:陳穎椿、開寧法師、許開景及許春安進行鳴鑼儀式,盛子虎陪同。

眾慈善團體代表在領取義款後合影。
阮水英(右)移交支票予黃明舜,左起:王益輝、許春安及許開景陪同。
為了讓救災工作更有效進行,覺幾法師(左二)及余素卿(左三)移交52箱飲用水及100箱泡麵給泰國陸軍總部,作為軍隊救災所須。自從泰國發生水災,陸軍總部隊一直疲於奔命在前線搶險救災,修築防洪堤,為曼谷市區的抗洪工作盡力。
星洲媒體佛光救援隊持續關懷泰國水災災黎,及時援助水淹超過6尺的大塔寺,捐贈50箱飲用水給暫住在該寺的災民。救援隊日前開著大型卡車,一路冒險涉水而過,才開進已浸泡在水中的寺廟,移交賑災物資。(圖:星洲日報)
由森美蘭汝來3商家聯誼會及各界善心人士,響應星洲媒體集團發起跨國賑災運動,籌集捐贈給泰國水災災黎的10萬包媽咪快熟面,已經在5日運抵曼谷,並由國際佛光會曼谷協會會長余劉素卿(中)代表捐贈首批1萬2千包快熟面給泰國第三電視台,由曼谷佛光山文教中心同仁見證。上述快熟面將即時通過該台設立的救災中心分派給各地災民,及時解決災區糧食物資不足的危機。(圖:星洲日報)
森美蘭汝來3商家聯誼會及各界善心人士響應星洲媒體集團發起跨國賑災運動,籌集捐贈給泰國水災災黎的10萬包媽咪快熟面,在5日運抵曼谷,存放在佛光山所設的臨時倉庫。(圖:星洲日報)
佛光山曼谷文教中心住持覺機法師(左2)及佛光會曼谷協會會長余劉素卿移交3萬銖(約3千令吉),充作被洪水淹沒的武聖寺法師伙食費,同時也捐贈50箱飲用水,由聖薩比丘(右2)接領。(圖:星洲日報)
從北部往南湧入曼谷的洪水,把位於湄南河西岸的武聖寺淹沒,積水深達5尺,對外聯繫公路全部中斷,只能搭船越河到對岸購買物資。佛光人把飲用水送到對岸的碼頭,再乘船運往武聖寺。(圖: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