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過去刊登在報章上的佛教新聞,剪貼在此網上,讓更多人知悉過去佛教之本地新聞。
國內佛教新聞,關注馬來西亞國內佛門動態,發布相關新聞與資訊,範圍只限於馬來西亞各州,讓您及時了解國內佛教的新聞情況。分設如下:
01)玻璃市 02)吉打 03)檳城 04)霹靂州 05)雪蘭莪 06)吉隆坡 07)森美蘭 
08)馬六甲 09)柔佛 10)彭亨 11)吉蘭丹 12)登嘉樓 13)砂拉越 14)沙巴
首頁 摘要清單 本地新聞

       其他資料整理中………,謝謝你的光臨!
顯示具有 雪蘭莪新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雪蘭莪新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佛青總總會:宗教捐款免稅 一佛教會等五年才獲批

首相署部長丹斯里佐瑟古律(左八)在布城首相署辦公室會見16名馬來西亞佛教諮詢理事會成員,商討有關減少所得稅及其他宗教組織的專業簽証(Professional Visa)課題,前排右六為佛光山馬新總住持覺誠法師。

  (八打靈再也訊)馬佛青總會長吳青松說,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於2011年宣布宗教捐款免稅政策後,至今已有一個佛教團體受惠。
  他今日受詢問時向星洲日報說,Nalanda佛教會於2008年向內陸稅收局申請捐款免稅,該會在事隔五年後,在今年才獲得批準。
  至於Nalanda佛教會是首個獲得批準捐款免稅的佛教會時,他表示不清楚,也不知道其他宗教團體如基督教是否獲得批準。
  “批準該免稅事宜是內陸稅收局的權力,其他政府部門只能協助宗教團體申請。”

須遵守所得稅局指南

  他說,全國佛教團體都有各別向內陸稅收局提出申請,馬佛青總會目前至少為二個佛教團體爭取該權益。
  吳青松透露,申請免稅須要遵守所得稅局的指南,即每個申請的團體在申請前必須獲得支持信(Support Letter),申請團體可向馬佛總,或五大宗教理事會、或首相署國民團結及融合局取得支持信。
  “我們(馬佛青)於去年12月已向內陸稅收局申請捐款免稅,該局曾回函通知已接獲申請,但這8個月以來,該局沒有給予任何回覆,我們惟有不停跟進。”
  他表示,馬佛青與前首相署部長丹斯里許子根及財政部副部長拿督林祥才跟進此課題,但還沒有獲得內陸稅收局批準。

馬佛青與五團體訪佐瑟古律
求助速批捐款免稅申請

  吳青松披露,馬佛青與其它五個佛教團體(馬來西亞佛教諮詢理事會成員團體)今天往布城首相署,與訪首相署部長丹斯里佐瑟古律,希望部長能協助佛教團體盡快獲得批準捐款免稅的申請。
  他說,他們也通知部長,馬來西亞佛教諮詢理事會已於幾個星期前申請註冊成為合法團體,而註冊程序還在進行中,希望能在8月完成。
  他表示,馬來西亞佛教諮詢理事會成立於2000年,由六個佛教團體組成,即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馬來西亞佛光協會、馬來西亞金剛乘佛教總會、馬來西亞南傳佛教總會、錫蘭佛教精進會及馬來西亞佛教弘法會。

發布日期:2013年8月7日星期三晚上9.51pm
資料來源:星洲日報第09版
整理:普陀書軒緣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星洲媒體佛光救援隊 捐20萬助泰災黎

  蕭依釗(中)與覺誠法師(左二)見証“星洲媒體佛光救援隊”的成立。左三為宋耀瑞、右起為許慕梅、如行法師及羅煒彬、左為彭九妹。

  (八打靈再也訊)惡水無情,人間有愛。星洲媒體集團即日起,與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成立“星洲媒體佛光救援隊”結合星洲媒體集團讀者與大馬各佛光道場信徒的愛心捐贈,馳援500萬名深受洪水災害的泰國災黎。

各別率先捐出10萬

  星洲媒體集團總編輯蕭依釗宣佈,星洲日報基金會與星洲日報基金會與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也各別捐出10萬元(約100萬泰銖)總計20萬元(約200萬泰銖)充作緊急賑災費用;星洲基金會同時也捐出一批應急藥,二萬多顆淨化水源的藥丸,以及三個貨櫃共三千箱的飲用水給災民。
  由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總會長宋耀瑞帶領的佛光救援隊,聯同星洲媒體集團採訪隊,將於26日出發前往曼谷,深入各個災區勘災,T除了實地勘查泰國洪災所帶來的破壞,也實際了解災民所需的救援。

救援採訪隊26日赴曼谷

  她今日與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共同見証成立救援隊的儀式上說,據當地居民形容,曼谷的實際情況並不明朗,預計洪水很快就會淹見曼谷市中心,目前市內各大型超市都出現搶購人潮,糧食、淨水、藥物等物品的供應吃緊。
  “普通藥物如治療發燒、感冒、肚泄、外傷、腳癬等的藥物都嚴重短缺;因此,星洲媒體佛光救援隊將率先把一批應急藥物送到曼谷,並分發到各疏散中心及避難所給災民。”
  出席者包括佛光文化中心堅寺如行法師、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財物長許慕梅、秘書長彭九妹、救援隊羅煒彬、星洲日報總編輯(副刊)曾毓林及工明日報總編輯彭早慧。
  覺誠法師也宣佈捐出貨櫃,總計有三千箱的飲用水給泰國災黎。這批飲用水將從北馬出發,沿著公路送往曼谷,並分發給各避難所。
  法師表示,根據二位曾到大城災區的佛光山法師透露,目前估計泰國的洪災災黎多達500萬人,災情嚴重,一個郊區甚至有200個受災點需要援助;位於曼谷舊機場的廊曼區、朱位隆功大學更是滿滿的水災災黎。
  “災黎目前急需可以容納二人,有鋪墊的帳篷、抽水機以抽取積水、小船以出入災區、過濾器以淨化水源等物質。此行是首梯次的賑災隊伍,若災情嚴重,我們將派遣醫療團隊。”
  泰國政府架設官網,以簡單圖形顯示曼谷市中心71個地區的水災情況,讓當地市民可以了解71個市中心地區的水災前往是否嚴重。網址:http://dds.bangkok.go.th/Floodmon/

覺誠促民眾響應籌款賑災

  覺誠法師鼓勵民眾,響應星洲媒體集團發起的籌款賑災運動,將娟款直接交給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及各地辦事處。
  “現在,整個泰國的慈善團體都動了起來,一起頭入賑災;不過,受災地區太大了,一些災區水位太高,陸路交通完全中斷,需要小船才能出入。救援隊教考量對嚴重災區提供重點賑災。”

曼谷市中心開始出現積水

  據悉,目前泰國的洪水已經沿著湄南河往下流,造成曼谷市中心各地開始出現積水。在湄南河兩岸的五星級酒店已開始堆積沙包嚴防洪水入侵,至於位處湄南河畔的大皇宮育佛寺、臥佛寺等旅遊景點也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洪水淹沒。
  由於水位上漲,湄南河沿岸的碼頭已經出現積水現象。據悉,川行湄南河的客船或許將在河水進一步上漲時停駛。
  據網友在面子書發布的照片,目前曼谷市中心各旅遊景點都正常,沒有被洪水侵襲的跡象。不過,超市及便利商店的貨源則出現輕微的缺貨現象。
  由於27日是初一,海水漲潮加上洪水下流,或將對曼谷造成洪澇威脅。自從泰國在07月以來發生水災後,迄今已經造成至少360人死亡。

發布日期: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上午 8:00a.m
資料來源:星洲日報綜合新聞第07版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許子根:增進瞭解 授宗教知識不等於傳教

  顏明義(前左起)、周美芬、方天興、宋耀瑞、許子根、永固法師、覺誠法師和雪州議長鄧章欽等,一起主持唱生日歌與切蛋糕儀式。(圖:星洲日報)

馬來西亞佛光協會20週年慶

  (雪蘭莪‧仁嘉隆訊)首相署部長丹斯里許子根表示,各族之間互相認識彼此宗教,傳授宗教知識,並不等於傳教或企圖改教。
  他舉例,若有人向穆斯林介紹佛教或基督教,其實不應被視為傳教,只是增進各宗教的互相瞭解,並達到諒解。
  “宗教的關懷與互相幫助,也不應被稱為‘傳教’,更不應變成各宗教之間的隔膜,有關人士必須瞭解傳教的真正意義。”
  他今日前往仁嘉隆東禪寺出席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20週年慶典儀式後,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我國憲法和各州都制定法律,即不准非穆斯林向穆斯林傳教,這一點是大家都必須遵守的。
  “雖然‘百萬信徒大集會’在和平與無暴力氣氛下進行,但若討論到宗教敏感課題,還需通過宗教理事會去商討,否則各宗教無法達致諒解。”

各宗教有權利辦合法集會

  他表示,每個正信宗教都有權利舉辦合法集會,弘揚自己的宗教,加強自己的信仰;不過前提是,地點必須是在關閉式的體育場,不可在街道集會。
  “集會也得和平進行,且不傷害其他宗教和民族;最好能符合一個馬來西亞精神及中庸之道。”

大馬國際佛光會
申請土地作教育進展順利


  許子根披露,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在柔佛新山申請一塊土地作教育用途,其程序現已邁入最後階段,而且相當順利。他會就此事與該州政府和大臣作密切跟進,希望近期內能捎來好消息。
  據瞭解,該會計劃在該佔地約5英畝大的土地上,打造一座佛光文教中心。實際地點為士古來五福城,土地由一間公司捐贈,已從農業地轉為教育用途。
  據悉,一旦有好消息,該會將正式向政府申請撥款,並向地方政府提呈建築圖測。

永固法師:不分種族
尊重包容塑和平世界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代表永固法師表示,慈悲無障礙,我國眾生必須秉持慈悲為懷精神,不分種族、語言、宗教區隔,加上“一個馬來西亞”概念,學會尊重與包容,成為世界和平的典範。
  她稱讚,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是世界總會的優秀協會,一路走來20年頭,歡慶週年紀念之餘,不忘檢討來時路的不足和開發未來的發展潛能,打造出一個成功模式。
  此外,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也指出,由國際佛光會打造的“佛陀紀念館”即將於今年12月25日,在台灣佛光山獻給全世界,惟法師稱這乃“為留給世界的佛教歷史”,叮嚀不可以此理由募捐,大家盡心盡力就好。

佛光救援隊往泰賑災

  “面對泰國的大水災,佛光救援隊這幾天內,將代表世界總會和佛教,與我國民防部隊一起出發賑災,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災黎。”
  較早前,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會長宋耀瑞說,佛教提倡“四重恩”,包括報國恩、父母恩、眾生恩及佛陀恩,因此離不開社會與國家,希望該會能永遠走下去,一直把佛法傳承給下一代。
  出席者包括華總會長丹斯里方天興、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僑務組長顏明義、拿汀巴杜卡周美芬等。

發布日期: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上午 9:14a.m
資料來源:星洲日報國內新聞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世界居士佛教論壇 下月18日起古晉舉行

  周美芬(前排左四)和“第三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主辦單位吁請對佛學有興趣者踴躍出席的論壇會。

  (八打靈再也訊)千百家佛教居士林與古晉佛教居士林將於下月18日至22日,在東馬古晉福朋喜來登酒店主辦“第三屆世界居士林佛教論壇”。

13區域學者演講

  “第三屆世界居士林佛教論壇”的總題為“現代居士佛教”,副題則有“佛教與現代社會”、“佛教與現代管理”、“佛教與現代文化教育”、“佛教與心理咨商治療”、“佛教與現代經濟”、“佛教與現代法律”和“現代馬來西亞佛教”。
  這次主辦單位共邀請十三個國家與地區的教授學者前來演講,其中包括中國、台灣、香港、韓國、斯里蘭卡、印度、美國及德國等,並邀請各國翻譯員為現場聽眾翻譯。
  2004年由馬來西亞古晉佛教居士林主辦的“第一屆世界居士林論壇”與2007年台灣華梵大學繼辦的“第二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獲各地的佛教界熱烈回響,這次“第三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的主辦單位希望延續之前的理念繼續推廣佛教與居士在社會各層扮演的角色。
  主辦單位吁請有興趣者踴躍參與這次的論壇會,因為膳食費用將由主辦當局負責,惟欲參與者必須事先現主辦當局進行報名登記,截日期為12月10日。

周美芬:提供佛學者交流平台

  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不副部長拿汀巴杜卡周美芬也在這次的“第三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記者招待會表示,“第三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提供了喜好佛教的公眾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大會也邀請了拿督斯里黃家泉居士作為大會其中一個主題演講者。
  “我希望這次的論壇會可以成功的舉辦,這是佛學者從學術、哲學,另一個更高層次的佛學探討。”

發布日期:2009年12月2日星期三上午6:18a.m
資料來源:南洋商報中馬新聞第B6版
──────────────────────────────────────────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寫足六個小時 最長經咒再創大馬紀錄

  (八打靈再也訊)“萬眾一心,一經萬卷”萬人抄經殊勝行再次下馬來西亞紀錄!繼今年10月4日締造“最多人現場抄經”紀錄,被列入《馬來西亞紀錄大全》後,主辦當局另一項抄經活動,再次以長1080尺(329.2米),寬18寸(45.72釐米),馬來西亞最長經咒──《心經》和《大悲咒》書法,被列入《馬來西亞紀錄大全》,成為雙料《馬來西亞紀錄大全》得主。
  這項活動是由“萬人抄經殊勝行暨大馬之最心經展”籌委會所主辦,《中國報》與《南洋商報》聯辦,負責揮毫的書法家王嘉坤是於上個月27日在八打靈再也千百家居士林完成這幅紀錄的經咒,在場見証找包括《大馬紀錄大全》監督員楊兆明居士、喜悅文藝空間創辦人余炳南、珍苑國際酒店東主周嘉倩和黃逢保居士。

平常心看待

  當天從上午十時三十分到下午四時三十分,除了短短十多分鐘的午餐和如廁時間,王嘉坤幾乎一氣呵成的寫足六個小時。他表示,雖然這幅經咒被列入《馬來西亞紀錄大全》,但他還是以平常心看待。
  他說,“我是為眾生抄經,不是為自己抄,更不是為最長紀錄而抄,盡管這幅經咒很長,它始終還是靠很多字體積累而成。當我一字接一字抄寫,我深深感覺就好像修行一樣,必須一點一滴去成就。”
  他認為,至要持之以恒,每個人都可以打破自己的“紀錄”。

收藏喜悅空間藏經樓

  喜悅空間創辦人暨大會主席余炳南說,這幅全馬最長的經咒,將受藏在該團體的藏經閣內。
  珍苑國際酒店東主周嘉倩表示,《心經》雖然至有短短二百六十元,但當中卻蘊含無量的智慧。
  從今年9月13日開始至11月29日在全國推動的“萬眾一心,一經萬卷”抄《心經》活動,吸引了各宗派佛教徒參與,人數之眾出乎主辦當局意料之外,主辦當局迄今已經寄發二萬五千張的《心經》描紅給全國各地的信徒及團體。這項抄經活動的特點是除了提供華文版的《心經》之外,主辦當局也供應英文版和藏文版的《心經》,以方便受英文教育者及藏傳佛教的信眾。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下午7:22p.m
資料來源:國際時報第B2版
──────────────────────────────────────────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星雲:各國應互相尊重 勿爭大小和諧有福

  (雪蘭莪萬津)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開示,世界各國應該互相尊重,勿爭大小,只有“和諧”才能真正讓人類帶來福祉。
  大師說,中國和台灣近在無錫聯辦世界佛教論壇,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踊躍參與。
  他說,這是重要的會議,但只有在和諧與不爭大小的基礎下,才有辦法成功聯辦。
  星雲大師周二(10月13日)下午從中國上海飛抵吉隆坡國際機場,並乘坐專車抵達東禪寺,向超過1000名眾善開示。
他指出,世界佛教論壇已辦了2次,第一次的主題是“和諧”,另一次則是“平等”。

分享故事
  他也分享了一個故事,指有一戶人家見到4名老人在門外,一個叫平安,其他的是和諧、成功和財富,家人想請老人進來喝茶,但老人說只能選一個,這家庭的父親選擇財富;孩子要成功;母親要平安;小女兒要和諧,最後大家依小女兒的意思,請和諧老人進來,結果其他3名也隨後一起進來,在詢問之下,才知道,只要有和諧,那麼平安、成功和財富也會跟著一起來。
  大師也分享另一個故事,5根手指爭大小,拇指說,排第一最大;食指認為民以食為天,所以最大;中指認為他最長,所以最大;無名指用來戴戒指,所以最大;小指則說,雖然我最小,但膜拜的時候,我最靠近佛祖;所以每根指頭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每根指頭都能各司其職,手的功能才能充份發揮。

再次訪馬想見大馬眾善
星雲大師再次訪馬,圓了他一心想見大馬眾善的心願。
  他曾宣布“封人”,這一次來馬已“違規”,但大馬的熱情改變了他的原則。
  星雲大師是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慈榮法師、馬佛總副主席明吉法師、新聞通訊及文化部副部長王賽芝、佛光山住持覺誠法師及東禪寺當家慧軒法師陪同下抵步。

星雲:人生要不斷訓練?冷不可怕?風才可怕
  星雲大師在東禪寺出席《人間萬事》閱讀心得,超過千人聚集在大齋堂前廣場參與其盛。
  《人間萬事》共有12冊,分享人生智慧、體悟與書會友。
  出席者各持一書,分享心得,由新聞主播陳嘉榮主持及國際佛光會大馬協會會長宋耀瑞領讀。
  星雲大師在閱讀會分享一生的生命閱歷,領悟人生有一種享受,包括享受犧牲和自我理念的發展。
  大師說,人生要不斷訓練,即使有困難也要勇敢面對。
  大師認為所謂冷並不可怕,風才可怕。
  大師認為大馬近年來逐漸開放及社會繁榮,有更好的環境讓更多人可以當菩薩。
  另一方面,華總代表陳達真感謝星雲大師一生推動佛教,宏揚佛法。
  她說,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個人修行。因此,佛教應該更全面推廣,讓大眾有機會修行。
  星雲大師也為“一筆字”書法展主持開幕,共展出100幅墨寶。
  出席嘉賓包括新聞部副部長王賽芝、大馬金剛乘總會長王應達、國際佛光會大馬協會督導拿督梁偉強、拿汀陳瑞萊及雲頂集團主席丹斯裡林國泰、佛總總會副主席明吉法師。
  雲大師(前排右3)在大雄寶殿開示,前排右起為覺誠法師和明吉法師,前排左2起為慧軒法師和王賽芝。

王賽芝(右2)一路挽住星雲大師,一起欣賞“一筆字”書法展。
冼都錫蘭南傳佛寺住持沙拉南卡拉比丘(右起)、王應達及林國泰伉儷,聆聽大師開示。
星雲大師(中)主持“一筆字”書法展亮燈儀式;
  左起是明吉法師、沙拉南卡拉比丘;右起梁偉強、林國泰、陳瑞萊、林國泰夫人黃可兒、王賽芝及慈容法師。

發布日期: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下午 9:00p.m
資料來源:星洲日報
──────────────────────────────────────────

24度來馬‧千人迎接‧星雲開示強調“和諧”

  星雲大師抵達東禪寺,受到近千名信徒迎接;右起為佛光山壇講師拿汀陳瑞萊、馬來西亞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馬佛總副主席明吉法師、新聞、通訊及文化部副部長王賽芝、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慈容法師、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總會長宋耀瑞。
  星雲大師來馬弘法46年,為感謝大馬信眾對佛光山的護持,再度到馬主持三皈五戒。
  星雲大師抵馬了!未見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翁詩傑到訪,反之,丹斯里許子根於晚上9時30分夜訪東禪寺,並會見星雲大師;左為覺文法師。

  (雪蘭莪‧仁嘉隆)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於週二(10月13日)下午5時半抵達東禪寺,受到近千人迎接,這也是星雲大師於2008年6月之後,第24次抵馬,大師在大雄寶殿開示時強調“和諧”,並聲明不管那一個國家、民族或團體都應該要和諧。
  大師說,只有和諧才能成功。“釋迦牟尼佛成立佛教僧團,也強調六和敬的重要性,而社會則是要經濟、法治、思想、言語及生活都要同等及和諧。”
今年83歲大師週二從中國上海飛抵馬來西亞,在機場受到馬來西亞國家新聞、通訊暨文化部副部長王賽芝、馬六甲國會議員王乃志及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曾慶源的迎接。

講2故事弘法

擅於講故事弘法的星雲大師在抵達東禪寺大雄寶殿時,即講了兩個故事為大家開示。
有一個家庭主婦,兒子與丈夫都出去上學,上班了,當他出去倒垃圾時,寒風抖抖,有4個老人站在外面很冷的樣子,這個主婦心生慈悲想要請老人到家裡坐。
四個老人就問:“你們家裡有男人嗎?”哎喲,丈夫去上班,兒子上學了沒有男人了。這時,老人說,沒有男人的家我們不能進,女人沒有辦法,唯有等丈夫回來時報告此事,先生也生起慈悲心,要請4位老人進來。
  但4個老人卻說:我們4個老人只有一人可進來,不能4個人一起,我現在告訴你,我們一個叫財富,一個叫成功,一個叫平安,另一個叫和諧,你要請4個人當中的哪一個人到你家裡去呢?
  太太一聽,就去問先生,先生就說,當然叫財富進來,兒子卻說要叫成功,太太就在一旁說,平安最好,大家就爭論起來,這時小女兒卻說,找那個和諧老人進來,和諧最好。
  於是太太就叫和諧進去,這個時候4個老人都一起進去了。太太好奇的問,和諧老人就說,只要有和諧,平安、成功和財富就會跟著到你家。
  他於今年4月在台灣和中國舉辦的第2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主題也是和諧。當時,他也講了和諧的故事,希望也能把這個故事帶到這裡,讓大馬社會也一樣和諧。

大馬人熱情讓我放下原則

  星雲大師指出,大馬佛光人的熱情已使他違反了自己的原則,常常到大馬來,只因大馬佛教徒的微笑最好看、掌聲最好聽。
  大師說,他向來到其他國家的原則是,只要在機場超過10個人去接他,他就一年不會去;掛起布條迎接他的,他3年不去了;請他去餐館吃飯的,他4年不去,但是,大馬人的熱情,已讓他不去計較一切

千人與大師一起讀書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星雲大師的著作《人間萬事》,東禪寺特舉辦了一場千人讀書會,讓1000人一起來與星雲大師讀書,並分享大師撰寫人間萬事著作的過程與心情。
  大師說,他的弟子在佛光山創辦了一份報紙叫《人間福報》,從此他每天都要交一篇文章,開始時是寫《迷悟之間》,那時候,許多人對他說,早上一邊吃早餐,一邊閱讀人間福報的迷悟之間小文章是一種享受。
  “我寫了3年,我的弟子也沒有給過我一份稿子,一份稿費,也沒有讚美過寫得好,當然也沒有說過寫得不好。”
  過後,星雲大師再在人間福報寫《星雲法語》,當時,雖然很忙,但依然不敢缺過一次稿,還是繼續再寫。“寫了3年後,我的徒弟叫我要繼續寫,那時候我再想,人間有萬種人、萬種態度、想法以及好與壞。”
  因此,星雲大師想要通過《人間萬事》來抗議及說明人間不公平的人間事。於是又撰寫了《人間萬事》,迄今集合了12冊的書集一起出版。
  這場千人《人間萬事》讀書會由陳嘉榮主持,他在現場針對大師所寫的文章發問,他請示大師,要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因為人總喜歡與人比較,在比較當中   就會失去自己,大師回答說,說到做人,先要問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

大師回想自己生長在貧窮家庭

  “我研究到自己,我從小就很勤勞,懂得做家務,也有一點慈悲心,出家後,才覺得自己不夠慈悲,但至少肯承諾自己的罪過。”
  大師覺得,他今年80多歲了,感覺到自己做好還是不夠,只是個好人,善人,離聖賢還很遠。
  大師說,不是每個人都要成佛,但要發心做菩薩,要為人服務。“我們要從小菩薩,慢慢學習做大菩薩,每天懂得一點,開悟一點,從小悟到大徹大悟。”
大師期望,我們佛教徒能在大馬社會裡成為菩薩,做好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對大馬社會有貢獻,每個人都能歡喜自在。
  在一筆字墨寶展開幕儀式上,現場也邀請了100位嘉賓為現場100幅的一筆字墨寶拉開掀幕。

發布日期:2009年10月14日下午 3:04p.m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
──────────────────────────────────────────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逗留3天主持法會‧情牽大馬46年星雲到了

星雲大師於週二(10月13日)下午4時許抵達馬來西亞。

  (雪蘭莪‧雪邦)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於去年6月抵馬展開“眾緣和諧之旅”後,離開前曾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向信眾承諾會再度來馬,今日(週二,10月13日)大師果然兌現承諾,於下午4時許抵達馬來西亞。
在眾人的期待下,拿著拐扙的星雲大師坐著輪椅,緩緩的從機場出來,親切的大師一出現便向大家揮手問好。
  於1963年首次抵馬弘法的星雲大師,至今46年來已先後多次訪馬。大師曾說過他很喜歡馬來西亞,尤其到了馬來西亞東禪寺就好比回到佛光山的家一樣,因此,列隊的信眾也在東禪寺門口歡迎“大師回家”。

義賣大師100墨寶

  馬來西亞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東禪寺當家慧軒法師、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總會長宋耀瑞及逾百位佛光人都到機場迎接星雲大師。
  另外,共有超過500名信眾在東禪寺列隊迎接星雲大師。
  這次受邀於週三(10月14日)在東禪寺主持三皈五戒的星雲大師只逗留3天,他將於週四赴新加坡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主持第4屆第5次理事會議開幕。
今年83歲的大師,糖尿病齡已有40年,近年雙眼視力模糊,幾乎不見,宣佈“封人”的大師已不再出席對外的大型活動,這次大師毅然答應在大馬舉行一場三皈五戒甘露灌頂法會,是為了感謝46年來大馬信眾對佛光山的護持,更希望佛法的傳燈,能夠燈燈相續,無窮無盡。
  此外,東禪寺也將於週二起展出星雲大師的100幅一筆字墨寶展覽義賣,並把所籌得的款項捐作“星雲公益信託基金”,用作教育與文化用途,歡迎信眾前往參觀,入場免費。
  週三早上6時開始,東禪寺歡迎大眾前來參加抄心經活動。佛光山於台灣高雄興建供奉世界上僅存的佛陀3顆佛牙之一的佛陀紀念館,為使更多信眾參與,因而發起每人抄寫一部心經,預計集百萬人的寫經,奉納於佛陀紀念館大佛像中。
  佛光山東禪寺歡迎大眾踴躍出席,查詢電話03-31911533。
  2009年星雲大師馬來西亞弘法之行
‧13/10 (週二)
7.00pm 開始:“人間萬事讀書會──談讀書、做人、做事”/“一筆字”星雲大師書法展開幕
8.30--9.30pm: “大馬薪傳”舞蹈音樂劇(共享空間呈獻)暨“大馬好──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結緣50年紀念”紀錄片發表
‧14/10 (週三)
6.00am:佛陀紀念館“百萬心經入法身”抄經修持活動
5.00pm:三皈五戒開始報到
7.00--10.30pm:甘露灌頂三皈五戒〜恭請星雲大師主持典禮

發布日報:2009年10月13日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
──────────────────────────────────────────

聯絡處:

普陀精舍 PHOR TOR TEMPLE
No.88,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網站:http://www.phortortemple.net/
電子郵件Email:phortortemple2d@gmail.com

2008-2015 馬來西亞檳城普陀精舍 Phor Tor Temple